姜增偉表示,可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是探索資源潛力、建設經濟社會的必然要求,是促進循環經濟、改變經濟發展模式、調整產業結構、發展戰略新興產業、改善生活環境、建設美好家園的重要措施。
姜增偉指出,近年來,我國可再生資源回收產業規模顯著擴大,回收總量和回收率逐步上升,對國民經濟的貢獻進一步提高。2009年,中國的回收總量約為1009年.與2006年相比,4億噸增長了42%;回收總值約5000億元,比2006年增長近一倍,各類回收企業10多萬,員工約1800萬。
姜還指出,社會各界普遍更加重視可再生資源回收體系,行業地位日益突出。近兩年來,商務部、財政部支持建設44個城市的33075個網點、181個分揀中心、22個配送市場和36個區域性大型可再生資源配送市場,共安排17個.5億元。今年,我們將繼續安排資金,支持10個試點城市的回收體系建設和20個省份的區域回收基地建設。以三位一體建設為核心,試點城市回收網絡已初具規模。商務部啟動了兩批可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試點項目,確定了55個試點城市和11個區域回收基地。其中,試點城市初步形成了社區回收網點、分揀加工中心、配送市場三位一體的回收發展模式,可再生資源回收率從40%提高到70%左右。同時,商務部還從規劃法規入手,不斷加強行業管理的基礎工作。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五個部門一起,發布了《可再生資源回收管理辦法》.有效回收鋼鐵、塑料、有色金屬等資源近50萬噸。